學習心得

 學習心得

        淺 談 學 拳 心 得

    很難想像十年前的我們,和現在一般民眾的生活方式,改變得如此迅速猶記得當年與朋友相聚ヽ喝茶ヽ聊天ヽ都是面對面的溝通,人際之間關係非常融洽然一眨眼,現在的社會,人手一機,低頭族,放眼皆是,虛擬的網路世界,改變了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與學習環境。記得當年的我在醫生強迫式的建議下,走出戶外,輾轉的接觸到太極拳,訖今感觸蠻多的,今生有幸巧遇良師,兼得益友,身心健康,是我此生最大的收穫,將之比喻為打通任督二脈,也不為過,因為習練太極拳,確實影響了我的後半生。

    初期在太極拳前輩,馬麗姝老師啟蒙指導下,進入了【長青學苑太極拳研習班】感謝當年的管班長,以及眾多前輩的提攜,諄諄教誨,不餘遺力。而後更在周秀蓮老師,帶領下南征北討,累積比賽經驗,體驗人生百態,多年來的太極拳生涯,獲益良多。最近更拜電腦之賜,自學了一套【關節保健操】努力勤練,期盼在運動之前,能達到全身放鬆,且可活化筋骨的境界,避免因長時間練拳,造成運動傷害。

    在此更值得一提的是【華佗五禽之戲】也是我每天必練的養生拳術,雖在多年前即有涉獵,但未能深入探討,直到年前翟修文總教練的鼓勵,林湘嵐教練引導下,漸漸地體會到箇中的精髓,(旋腕轉臂) (弓身收腹挺尾閭) (展肢延體) (扭轉腰膝顧腳踝)等多重輾轉對拉,帶動身驅,且緩慢的左顧右盼,來回鬆關節下,整套演練下來,全身舒暢無比,而且對太極拳的功架演練,有絕對的幫助,且可相輔相成。

    太極拳在古代,其實是一套戰場技擊術,也是一般鄉民的防身術,想學非得行拜師之禮不得入其門下,但現在轉化為普及社會,全民大眾的健身運動,逐漸喪失其原有的內勁功力,既無吐納舒經絡的內涵,亦無技擊的戰鬥術,大家為了比賽得獎,演變成表演外在的功架術,殊為可惜。不過如果能夠在各單位,舉辦的比賽活動中,吸引更多人來參加,共同在公平競賽套路比賽中,脫穎而出,從而提升太極拳的本質,也是一種鼓勵大眾學拳的動力。太極拳現在既然如此普及化,有意學習者,仍需按部就班,跟隨老師的指導,從基本的站樁ヽ太極步法ヽ吐納,配合呼吸,以意志力導引動作之下,立身中正,用鬆柔的腰胯,以螺旋方式往下紮根,腳掌湧泉貼地且在動靜分明ヽ虛實分清ヽ剛柔並濟ヽ引進落空ヽ鬆腰落胯ヽ相互對拉的狀態下,達到攻守互換的境界。

    太極拳講究的是和諧[有上即有下ヽ有前即有後ヽ有左即有右ヽ如意要向上ヽ即寓下意] 拳論中提及的這句話,如能用心地去體會,在人與人博鬥的過程中,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引進落空,合即發,就是這個道理。

    太極拳的要領〜內三合ヽ外三合ヽ統稱為六合。

*內三合包含著*

   、「心與意合」首先心要有想法,也就是意念,而意即目

          標,有了想法與目標之後,就必須與氣結合。

  二、意與氣合」有了意之後,就必須運用丹田之氣,凝神聚

         氣緩慢的鼓盪,下沉至會陰,往尾閭ヽ循環至背夾脊ヽ

         玉枕關ヽ上達百會。

  三、氣與力合」有了氣之後,經由頭頂百會緩降至頸ヽ肩ヽ

         胸ヽ臂,貫至掌中勞宮穴,此時的掌心必有微溫,節節貫

         串之下發勁。

*外三合*

   手與足合二、肘與膝合三、肩與膀合

        其跟在腳ヽ發於腿ヽ主宰於腰ヽ行於手指

    這句話,大家都能朗朗上口,但要落實在功架上其實也不容易,初期接觸太極拳者,首重在學,學會了基本功架後,就要進入練的階段,功架是外型,練者就必須注重內在,功架可在名師指導下達成,但練就只能靠自己用心的去體會,平日老師所傳授的要領,反覆推敲,一招一式細心演練,務必落實拳經拳論ヽ基本要求,久了習慣成自然。練太極拳,其實也是一種恆心與毅力的考驗,順其自然,逐日演練,不可能有速成的捷徑,且要能把「太極生活化ヽ生活太極化」的觀念融入在日常的活動當中,如此方能成就於人生大道上

    太極拳是鬆柔的武術,也是含蘊內勁的氣功,更是一門修身養性的藝術表現,初學太極,可從多方面涉獵ヽ汲取經驗,但久了就必須要有專精,應該在過往的學習環境中,找出適合自己的拳架ヽ拳術,深入研究探討體會,並且運用拳經ヽ拳論中的言論,每天清晨在蟲鳴鳥叫聲中,與心靈音樂伴奏洗滌下,放鬆心境,專注地享受每一天。

 

※前輩名言※

 

立身中正ヽ頂頭懸ヽ換得靈ヽ虛實分清ヽ上下相隨ヽ圓活貫串ヽ裏外相合ヽ用意不用力ヽ鬆沉發勁ヽ行氣如九曲珠ヽ邁步如貓行

 

                                             陳輝龍2016.04.20